•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弘明集 - 卷第三



  孫綽喻道論宗居士炳答何承天書難白黑論釋均善難答何衡陽難釋白黑論何重答宗  孫綽喻道論或有疑至道者。喻之曰。夫六合遐邈庶類殷充。千變萬化渾然無端。是以有方之識各期所見。鱗介之物。不達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識流浪之勢。自得於窞井者則怪遊溟之量。翻翥於數仞者。則疑沖天之力。纏束世教之內。肆觀周孔之跡。謂至德窮於堯舜。微言盡乎老易。焉復睹夫方外之妙趣。冥中之玄照乎。悲夫章甫之委裸俗。韶夏之棄鄙俚。至真絕於漫習。大道廢於曲士也。若窮迷而不遷者。非辭喻之所感。試明其旨。庶乎有悟於其間者焉夫佛也者體道者也。道也者導物者也。應感順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四


  何承天達性論顏光祿延之難

  達性論夫兩儀既位。帝王參之。宇中莫尊焉。天以陰陽分。地以剛柔用。人以仁義立。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靈。三才同體相須而成者也。故能稟氣清和神明特達。情綜古今智周萬物。妙思窮幽賾制作侔造化。歸仁與能是為君長。撫養黎元助天宣德。日月淑清四靈來格。祥風協律玉燭揚暉。九穀芻豢陸產水育。酸鹹百品備其膳羞。棟宇舟車銷金合土。絲紵玄黃供其器服。文以禮度娛以八音。庇物殖生罔不備設。夫民用儉則易足。易足則力有餘。力有餘則志情泰。樂治之心於是生焉。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靈則謀慮審。濟治之務於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五


  羅君章更生論鄭道子神不滅論遠法師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遠法師沙門袒服論何鎮南難并答遠法師答桓玄明報應論遠法師因俗疑善惡無現驗三報論

  更生論羅君章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萬物之總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因此以談。今萬物有數而天地無窮。然則無窮之變。未始出於萬物。萬物不更生。則天地有終矣。天地不為有終。則更生可知矣

  尋諸舊論。亦云。萬兆懸定群生代謝。聖人作易已備其極。窮神知化窮理盡性。苟神可窮有形者不得無數。是則人物有定數彼我有成分。有不可滅而為無。彼不得化而為我。聚散隱顯。環轉我無窮之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六


  道恒法師釋駁論明僧紹正二教論周剡顒難張長史融門律謝鎮之析夷夏論  釋駁論釋道恒晉義熙之年。如聞江左袁何二賢。並商略治道。諷刺時政。雖未睹其文意者。似依傍韓非五蠹之篇。遂譏世之闕。發五橫之論。而沙門無事猥落其例。余恐眩曜時情。永淪邪惑。不勝憤惋之至。故設賓主之論。以釋之  有東京束教君子。誥於西鄙傲散野人曰。僕曾預聞佛法沖邃。非名教所議。道風玄遠非器像所擬。清虛簡勝非近識所關。妙絕群有非常情所測。故每為時君之所遵崇。貴達之所欽仰。於是眾庶朋契雷同奔向。咸共嗟詠稱述其善云。若染漬風流則精義入微。研究理味則妙契神用。澡塵垢於胸心。脫桎梏...更多

弘明集 - 卷第七


  朱昭之難夷夏論朱廣之諮夷夏論慧通法師駁夷夏論僧敏法師戎華論

  難顧道士夷夏論常侍朱昭之見足下高談夷夏辯。商二教條勒經旨。冥然玄會妙唱善同。非虛言也。昔應吉甫齊孔老於前。吾賢又均李釋於後。萬世之殊塗同歸於一朝。歷代之疑爭怡然。於今日賞深悟遠。蠲慰者多。益世之談莫過於此。至於各言所好。便復肝膽楚越不知甘苦之方。雖二而成體之性必一。乃互相攻激異端遂起。往反紛頻斯害不少惜矣。初若登天光被俗表。末如入淵明夷輝淪。夫導師失路則迷塗者眾。故忘其淺昧。遽相牽拯。今先布其懷未陳所恨。想從善如流者不惜乖於一往耳。山川悠遠良話未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八


  玄光法師辯惑論記室劉勰滅惑論僧順法師析三破論

  辯惑論序釋玄光夫大千遐邈萬化無際。塵遊夢境染惑聲華。緣想增靄奚識明政。由淳風漓薄。使眾魔紛競矣。若矯詐謀榮必行五逆。威強導矇必施六極。蟲氣●滿致患非一念。東吳遭水仙之厄。西夷載鬼卒之名。閩藪留種民之穢。漢葉感思子之歌。忠賢撫歎民治凌歇。攬地沙草寧數其罪。涓流末學莫知宗本。世教訛辭詭蔽三寶。老鬼民等詠嗟盈路。皆是炎山之煨燼。河洛之渣糝。淪湑險難。余甚悼焉。聊詮往跡庶鏡未然。照迷童於玄鄉。顯妙趣於塵外。休風冥被彼我情判。豈是言聲所能攄寫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九


  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義記并吳興沈績作序注蕭琛難范縝神滅論曹思文難范縝神滅論并二啟詔答

  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義記吳興沈績作序注夫神道冥默。宣尼固已絕言。心數理妙。柱史又所未說。聖非智不周近情難用語遠故也。是以先代玄儒談遺宿業。後世通辯亦論滯來身。非夫天下之極慮。何得而詳焉。故惑者聞識神不斷。而全謂之常。聞心念不常而全謂之斷。云斷則迷其性常。云常則惑其用斷。惑其用斷惑。因用疑本謂在本可滅。因本疑用謂在用弗移。莫能精求。互起偏執。乃使天然覺性自沒。浮談聖主稟以玄符御茲大寶覺。先天垂則觀民設化。將恐支離詭辯搆義橫流。
...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十


  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滅論莊嚴寺法雲法師與公王朝貴書并公王朝貴答  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滅論位現致論要當有體。欲談無佛應設賓主。標其宗旨辯其短長。來就佛理以屈佛理。則有佛之義既躓。神滅之論自行。豈有不求他意。妄作異端。運其隔心鼓其騰口。虛畫瘡疣空致詆呵。篤時之蟲驚疑於往來。滯甃之躔河漢於遠大。其故何也。淪蒙怠而爭一息。抱孤陋而守井幹。豈知天地之長久溟海之壯闊。孟軻有云。人之所知不如人之所不知。信哉。觀三聖設教。皆云不滅。其文浩博難可具載。止舉二事試以為言。祭義云。惟孝子為能饗親。禮運云。三日齋必見所祭。若謂饗非所饗。見非所見。違經背親言...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十一


  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讚揚佛教事高明二法師答李交州淼難佛不見形事并李書司徒文宣王書與孔中丞稚珪釋疑惑并牋書恒標二公答姚主勸罷道書并書僧...更多

弘明集 - 卷第十二


  習鑿齒與釋道安書譙王書論孔釋張新安答鄭道子與禪師書論踞食范伯倫書與王司徒論據食義法師答范伯倫書并范重答范伯倫與生觀二法師書范伯倫據食表并詔往反四首晉尚書令何充等執沙門不應敬王者奏三首并詔二首桓玄與八座書論道人敬王事并八座答桓玄與王令書論敬王事并王令答往反八首廬山慧遠法師答桓玄論沙門不應敬王者書一首并桓玄書二首桓玄詔沙門不復敬天子并卞嗣之等答往反五首廬山慧遠法師與桓玄論料簡沙門書一首并桓玄教一首支道林法師與桓玄論州符求沙門名籍書一首天保寺釋道盛啟齊武帝論撿試僧事  余所撰弘明。並集護法之論。然爰錄書表者。蓋事深故也。尋沙門辭世爵祿弗...更多
上一页58596061626364656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俞蛟
清·叶天士
(宋)唐庚
明·马一龙
宋·程颢
清·陆寿名
清·陈乃干
王芗斋
武汉臣
战国·尉缭
(清)江阴陈鼎定九
董康
(唐)韩愈撰;(宋)魏仲举编
(明)佚名
(元)郑元祐撰
宋·晁逈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