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礼经-儒部

古籍分类-礼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周礼注疏 - 卷三十五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外朝,朝在雉门之外者也。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国迁,谓徙都改邑也。立君,谓无冢適选於庶也。郑司农云:“致万民,聚万民也。询,谋也。《诗》曰‘询于刍荛’,《书》曰‘谋及庶人’。”○难,乃旦反。適,丁历反。荛,而招反。
  [疏]“小司”至“立君”○释曰:外朝之职,朝士专掌。但小司寇既为副贰长官,亦与朝士同掌之耳,故云“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者,案下文,群吏并在内,而此经独云致万民者,但群吏在朝是常,万民不合在朝,惟在大事及疑狱乃致之,故特言之也。○注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三十六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劓,截其鼻也。今东西夷或以墨劓为俗,古刑人亡逃者之世类与?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於宫中,若今官男女也。刖,断足也。周改膑作刖。杀,死刑也。《书传》曰:“决关梁、逾城郭而略盗者,其刑膑。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谓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轨盗攘伤人者,其刑劓。非事而事之,出入不以道义,而诵不详之辞者,其刑墨。降畔、寇贼、劫略、夺攘、挢虔者,其刑死。”此二千五百罪之目略也,其刑书则亡。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更多

周礼注疏 - 卷三十七


  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子男则二人。趋辟,趋而辟行人,若今卒辟车之为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言士之贱也。○趋辟,七须反,下婢亦反,又音避,刘薄易反,徐扶亦反。注“趋辟”、“辟行人”同。卒,子忽反,下“衍卒”同。辟车,必亦反,又婢亦反。
  [疏]“条狼”至“二人”○释曰:按《序言》“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今云天子八人,少二人矣,盖取胥徒中兼充也。

  凡誓,执鞭以趋於前,且命之。誓仆右曰杀,誓驭曰车轘,誓大夫曰敢不关,鞭五百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三十八


  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王。○相,息亮反,此职内经注除“相为摈”、“相朝”、“相授”、“相亲”、“相随”、“相待”、“相为国客”、“相聘”、“相礼”皆同。
  [疏]“司仪”至“之节”○释曰:此经总与下诸侯文为目。言“九仪”,是大行人九仪,命者五,爵者四,是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并见下文也。○注“出接”至“告王”○释曰:云“出接宾曰摈”者,即下文交摈而在门外是也。云“入赞礼曰相”者,下文及庙推上相入是也。云“诏者,以礼告王”者,即下云“诏王仪”是也。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三十九


  ◎冬官考工记第六  ○陆曰:“郑云:‘此篇司空之官也。司空篇亡,汉兴,购千金,不得。此前世识其事者,记录以备大数尔。’”
  [疏]“冬官考工记”○释曰:郑《目录》云:“象冬所立官也。是官名司空者,冬闭藏万物,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亦所以富立家,使民无空者也。司空之篇亡,汉兴,购求千金,不得。此前世识其事者,记录以备大数,《古周礼》六篇毕矣。《古周礼》六篇者,天子所专秉以治天下,诸侯不得用焉。六官之记可见者,尧育重黎之后,羲和及其仲叔四子,掌天地四时。《夏书》亦云‘乃召六卿’。商周虽稍增改其职名,六官之数则同矣。”○释曰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四十


  辀人为辀。辀,车辕也。《诗》云:“五楘梁辀。”○辀,张留反,《方言》云:“楚卫之间,辕谓之辀。”楘,音木,本又作鞪同。
  [疏]“辀人为辀”○释曰:於三十工无辀人之官,但车事是难,故车官别主此职也。云“《诗》云五楘梁辀”者,《秦诗》。引之者,证辀是车辕之事,彼注云:“楘,历录也。梁辀,上句衡也。一辀五束,束有历录”是也。

  辀有三度,轴有三理。目下事。度,深浅之数。
  [疏]注“目下”至“之数”○释曰:云“度深浅之数”者,“四尺七寸”之等是也。  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国马,谓种马、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四十一


  ◎冬官考工记下

  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觐执焉,居则守之。子守穀璧,男守蒲璧。不言之者,阙耳。故书或云“命圭五寸,谓之躬圭”。杜子春云:“当为七寸。”玄谓五寸者,璧文之阙乱存焉。○信,音身。朝,直遥反,下皆同。
  [疏]“玉人”至“守之”○释曰: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此一句总与下诸文为目,圭名镇、名信、及躬,备於宗伯。○注“命圭”至“存焉”○释曰:云“命圭者,王
...更多

周礼注疏 - 卷四十二


  匠人为沟洫,主通利田间之水道。○洫,况域反。
  [疏]注“主通”至“水道”○释曰:古者人耕,皆畎上种穀,畎遂沟洫之间通水,故知“通利田间水道”。此文与下为目,下别为之耳。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田巛》。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其垄中曰《田巛》,《田巛》上曰伐。伐之言发也。《田巛》,畎也。今之耜,岐头两金,象古之耦也。田,一夫之所佃百亩,方百步地。遂者,夫间小沟,遂上亦有径。○《田巛》,古犬反。隧,音遂,本又作遂。并,步顶反。畎,古犬反,与《田巛》同,古今字也
...更多

仪礼注疏 - 卷一·士冠礼第一


  (《仪礼疏》序。○窃闻道本冲虚,非言无以表其疏;言有微妙,非释无能悟其理。是知圣人言曲事资,注释而成。至於《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大平之书。《周礼》为末,《仪礼》为本。  本则难明,末便易晓。是以《周礼》注者,则有多门,《仪礼》所注,後郑而已。

  其为章疏,则有二家:信都黄庆者,齐之盛德;李孟η者,隋日硕儒。庆则举大略小,经注疏漏,犹登山远望而近不知;η则举小略大,经注稍周,似入室近观而远不察。二家之疏,互有修短。时之所尚,李则为先。案士冠三加,有缁布冠、皮弁、爵弁,既
...更多

仪礼注疏 - 卷二·士冠礼第一


  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墉,墙。)

  [疏]“陈服”至“北上”。○释曰:自此至“东面”,论陈设衣服器物之等,以待冠者。《丧大记》与《士丧礼》服或西领,或南领,此东领者,此嘉礼异於凶礼,故士之冠特先用卑服。北上,便也。  爵弁服,?裳,纯衣,缁带,??。(此与君祭之服。《杂记》曰:“士弁而祭於公。”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然,或谓之纟取。其布三十升。?裳,浅绛裳。凡染绛,一入谓之纟原,再入谓之?,三入谓之?,朱则四入与?纯衣,丝衣也。馀衣皆用布,唯冕与爵弁服用丝耳。先裳後衣者,欲令下近缁,明
...更多
上一页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蔡元培
明·荻岸散人
南朝陈·姚最续
(清)不著撰人
清·林之望
清·王初桐
(宋)司马光
杜审言
(宋)王灼
清·李荫
(晋)顾微
(南宋)吴自牧
明·高岱
天忏生
宋·吉天保
清·张起南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