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六百八


  七皆台
  御史台三
  【元宪台通纪序】
  御史台,钦惟世祖皇帝稽古建官立御史台,登庸旧,简拔忠良,纠察百司。纪纲庶政,列圣相承。体统咸备,辅国便民,永世攸赖。其诰命训饬之明,选择责任之重,如日月四时,昭著而有序。苟不载诸简册,何以垂范将来?本台旧有沿革,虽大纲既举,而节目犹,乃命参考簿籍,起自至元五年,以迄于今。凡立法定制。因革变通,与夫除拜先后,官联名氏,集成书,凡二十四卷,定其名曰《宪台通纪》,于以彰圣朝委任风宪之初意。议以御史中丞耿资德,侍御史慕中奉,经历唆南,都事有用、王敬方、王领校正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六百九


  七皆台
  御史台四
  【元宪台通纪续集】
  序。国朝前至元五年戊辰,立御史台。后至元二年丙子,作《宪台通纪》。凡建官定制,品秩之增崇,司属之存革,员额之损益,莫不备载。至于累朝诏诰训辞,昭揭于篇,焕若星日。每一启诵,如亲承威颜,如面受戒饰,俾有位者,竦然而敬心生。故是书之作,非徒专事纪载,于风纪是有助云。后十有五年,台臣议,以掾史唐惟明,摭故府事迹,自丙子已后,仿前凡例,有合载者,作续集以补之。乃至正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入言于上,有旨命御史中丞臣琪,治书侍御史臣秉彝,经历臣马马硕理,都事臣庄文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八


  八灰梅
  总叙
  【周礼】
  《笾人》:馈食之笾,其实干。注:,梅干也。
  【礼记】
  《内则》:桃诸,梅诸。
  【山海经】
  《中山经》《中次九经》:踞山,其木多梅。
  【镇江志】
  梅有白,有红,花皆五出。其实,有圆消梅,葱管消梅,金定梅,苦梅。未熟曰青梅,熟曰黄梅。惟千叶者花而不实。
  【悦生随抄】
  卉木皆盛春气而后发生者,以木旺于寅卯然也。独梅开以冬,其故何哉?盖东方动以生风,风生木,故曲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九


  八灰梅
  红梅
  【范石湖梅谱】
  红梅,粉红色,标格犹是梅,而繁密则如杏,香亦类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园林初春绝景也。梅圣俞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当时以为著。《题东坡诗》云:“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盖谓其不韵,为《红梅解嘲》云:承平时,此花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公始移植西罔圃中。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尝与客饮花下,赋诗云:“若更开迟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耶”。晏笑曰:“伦父安得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十


  八灰梅
  胭脂梅
  【西京杂记】
  上林苑有胭脂梅。
  【韦诗】
  《咏脂梅》:浓妆出色染芳林,春入胚胎造□深。非是玉颜凝酒晕,也知红粉有丹心。
  【国朝龚鹅湖集】
  不着京尘染素衣,赏心还自爱芳菲。晚来东阁无诗兴,带得红妆马上归。
  旧是仙人萼绿华,手持绛节弄朝霞,何人与换南枝骨,冷蕊凝餐伏火砂。
  鸳鸯梅
  【范成大梅谱】
  鸳鸯梅,多叶,红梅色,花轻盈,重叶数层,凡双颗必并蒂,惟此一蒂而结双梅,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十一


  八灰梅
  蜡梅
  【范成大梅谱】
  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密脾,故名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蜡梅香极清芳,殆过梅香,初不以形状贵也。故难题咏。山谷简斋但作五言小诗而已。此芳多宿叶,结实如垂铃,尖长寸余,又如大桃奴子在其中。宋度宗于宫中种蜡梅,筑亭于中,名亭曰“别是一家春”遂成谶。
  【周紫芝太仓米集】
  东南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十二


  八灰梅
  墨梅
  【墨梅画评】
  衡州花光山长老工画墨梅,山谷就以“花光”呼之。尝叹曰:“花光长老得墨梅三昧,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无香耳”。
  【范石湖梅谱】
  后序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其新接犀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规利,无所谓韵与格矣。又有一种粪壤力胜者,于条上茁短横枝,状如棘针,花密缀之,亦非高品。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有杨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八百十三


  八灰梅
  【宋华彦清黄杨集】
  《恢上人墨梅》:冰姿玉质本天真,幻化移来物外春。可是道人嫌太洁,从教素服染缁尘。
  【草堂集】
  《熊梦祥题王冕画梅花》: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紫禁春雪未消,年年香冷只飘摇。许身入画酬清赏,不嫁东风过小桥。
  【施枢芸隐劝游藁】
  《赓庾使和毛君玉送墨梅韵》:东风吹上岁寒枝,笔下工夫颇涉奇。此操直应同晚节,有香亦合伴冰姿。淡于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八


  九真神
  天神
  【史记】
  《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辱之。
  【鬼谷子】
  《反应章》:已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注曰:已能审定,以之牧人至德潜畅。玄风远扇,非形非容,无门无尸,见而形不及道者,日月而不知,故谓之天神。
  【西汉书】
  《郊祀志》:武帝时,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作甘泉宫,中为台室,书天地大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司马相如传》:修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


  九真神
  吏称为神
  【新唐书】
  《崔咸列传》:咸累迁陕虢观察使,日与宾客僚属痛饮,未尝醉,夜分辄决事,裁剖精明,无一毫差,吏称为神。入拜右散骑常侍、秘书监。
  皆服为神
  【五代史】
  李克用初在鞑靼,从其群豪射猎,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为神。
  淮人以为神
  【五代史】
  《吴越王世家》:淮南杨将周本陈章围苏州,钱遣其弟锯镖救之。淮兵为水栅环城,以铜铃系网沉水中,断潜行者。水马卒司马福多智而善水行
...更多
上一页66676869707172737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郑振铎
元·李冶
朱履贞
宋·洪皓
(清)俞蛟
清·松年
宋·桂万荣
清·汤球
(宋)吴自牧
战国齐·公羊高
(宋)袁燮
(明)凌濛初
清·王德晖
宋·洪皓
元魏·瞿昙般若流支
(元)盛熙明 述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