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六千六百四十一


  十八阳乡
  乡约
  【吕氏乡约】
  凡乡之约四:一曰德业相劝,二曰过失相规,三曰礼俗相交,四曰患难相恤。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约中月轮一人为直月。都副正不与。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以告于约正,而授于其次。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六千六百九十七



  十八阳江

  九江府九

  碑碣

  【九江府志】

  《靖节先生祠堂记》:先生柴桑之高士,上世尝有大功于晋室。耻以身事异代之主,故托于酒而逃焉,将以晦其迹。时释氏远公,方与诸贤为莲社栖遁之游,独先生不可致。欲以其嗜好招之,为置杯酒,公乃去之而弗顾。盖未知先生之志,初不在于酒也。尝诵其史述曰,慨想黄庭,愿比稷契,知有志尧舜其君而不遇,宁得钱送酒家,淋漓头上巾。方其颓然散发,醉眠溪上石,月洁风清,虎驯鹤唳,瞬息千古,物我两忘,彼高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


  十八阳王
  王羲之
  【晋书】
  《列传》: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岂页,岂页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岂页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丞、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二


  十八阳王
  王俭
  【南史】
  《列传》: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数岁,袭爵豫宁县侯。拜受茅土,流涕呜咽,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言之宋明帝,选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泰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冢离葬。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年十八,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依《七略》撰《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八


  十八阳王
  王通
  【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文中子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人。六代祖玄则,仕宋,历太仆国子博士。兄玄谟,以将略显,而玄则用儒术进。玄则生焕,焕生蚪。齐高帝将受宋禅,诛袁粲,蚪由是北奔魏。魏孝文帝甚重之,累官至并州刺史,封晋阳公,谥曰穆。始家河汾之间,蚪生彦,官至同州刺史。彦生杰,官至济州刺史,封安康公,谥曰献。杰生隆,字伯高。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隋文帝尝从容谓隆曰:“朕何如主?”隆曰:“陛下聪明神武,得之于天。发号施令,不尽稽古。虽负尧舜之资,终以不学为累。”帝默然,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七千三百二十八


  十八阳郎
  三署郎
  【诸集拾遗】
  秦初置郎中令,其属有三署,一曰五官中郎将,二曰左中郎将,三曰右中郎将。每署又有郎中、侍郎,西汉因之。惟田虫分少为诸曹郎,乃尚书郎。其他如冯唐为郎中署长,直不疑盗同舍郎金,颜驷三世为郎,杨雄为侍郎,郑通黄头郎。以此言为郎,父任为郎之类,皆是三署郎。
  文武郎
  【续汉书】
  方储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位中,曰:“臣文武兼备,在所施用。”上嘉其才,以繁乱丝付储,使理。储拔佩刀而断之曰:“反经任势,临事宜然。”<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七千五百四十三


  十八阳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梵语鸠摩什;华言童寿,天竺人也。大明天界禅地住持臣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如王巳奉敕注解。宗泐,字季潭,台之临海人,姓周氏。如王巳,字大朴,绍兴馀姚人,姓张氏。《金刚证验赋》一篇,永明沙门延寺撰。延寿,号智觉,馀杭人,姓王氏。《金刚感应事迹》三十九篇。宋太宗皇帝御制序曰:朕闻如来演教,浩渺无边。广开法要之门,是立真宗之理。穷究者,徒经劫数;解悟者,不可尽量。断虑绝思,离诸烦恼者,皆由心也。随其本性,所见不同。善恶求缘,岂能差别。宿有自然之见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七千六百三


  十八阳杭
  杭州府五十二
  钱塘
  【西湖老人繁胜录】
  岁节四更,诸厅人从客往本厅,请官纠内前侍班阁子内坐,侍大内门开,文武百官入至殿阶列班,法物仪仗罗列森卫,待班齐邀圣驾登宝殿,大臣并全国奉使奏驾玉殿金阶。时有南番诸国贡宝、进象到京。朝退,驾与百官出内贺,宰报每日常朝,诸百官僚,亦是四更至和宁门,等候门开入内至垂拱殿下,待班齐,朝班或有奏事者了毕,各退往各衙门治事。街市点灯:庆元间油钱每斤不过一百,会巷陌爪札欢门挂灯,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城内外有百万人家,前街后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七千七百一


  十九庚京
  南京
  【地理通释】
  《唐肃宗实录》:至德二年,改蜀郡为南京,以荆州为南都。州曰:江陵府,其蜀郡先为南京,宜复为蜀郡。南京应天府,阏伯所居商丘。周为宋国,汉为梁国,隋唐为宋州。太祖以归德军节度使,即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宋。景德三年,升应天府,祥符七年升南京。正殿曰归德。高宗即位于此。
  【宋会要】
  真宗景德三年二月,诏曰:睢阳奥区,平台旧土上,两汉之盛,并建於戚藩。五代以还,荐升於节制,地望雄於征镇,疆理接於神州实都畿近辅之邦,乃帝业肇基之地。恭惟圣祖,诞庆鸿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七千七百二


  十九庚京
  北京
  【地理通释】
  北京大名府汉属魏郡,后周置魏州,唐置天雄军,后唐建邺都曰兴唐府,晋建邺都曰唐晋府,后汉曰大名府,广历二年升为北京。正殿曰班瑞。
  【宋史】
  《地理志》:广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
  【宋会要】
  仁宗庆历二年五月诏曰:相邑设都,所以因地形之胜省方展义,所以考民风之宜,乃眷魏郊实当河麓,席万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目臾。隐然北门,壮我中夏,洪惟圣考,顺驻雕兴。宫馆并存,威灵如在
...更多
上一页69707172737475767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汪龙庄、万枫江
李耳
清·李西沤
晋·傅玄
张次溪
清·高士奇
(明)朱开泰选修
宋·贾似道
(元)程端礼
元·王鹗
(清)赵吉士
明·杨一清
清·西湖居士
清·王礼
宋·胡寅
后魏·佛陀扇多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